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科研项目申报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一批具有思想力、影响力、政策力、制度力、实践力的创新高地,聚焦“国家战略、时代课题、人类问题”,体现“面向全国、面向国际、面向未来”,打造具有“全面开放、广泛合作、多元联通”鲜明特征的综合平台。
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旨在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深刻内涵,深化对中华法治文明的本来、现在和未来的研究,推动构建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为打造具有人大法学特色的研究项目,推动一批有亮点、有显示度、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产出,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启动首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力求推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一)中华法律文明史研究
坚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明传统,对传统中华法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结合两岸四地三法系四法域的理论研究,形成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法治融合的高质量学术成果。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法治史研究
发挥法学在革命根据地法治史研究上的显著优势,传承党的红色法治基因,建设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史学术高地。
(三)中华现代法治文明研究
加强对当代中国既具有原创性、标识性又具有世界价值、世界贡献的法治文明成果的研究,推动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法治文明。
(四)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研究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传承中华法律文明精华,赓续党的红色法治血脉,促进外来法治文明本土化,为构建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支撑。
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科研项目(院内)立项结果(按姓氏排序)
陈景辉:《法治与一般性》
韩立余:《诸子百家思想与当代国际法研究》
侯猛:《新民主主义革命法治史——中央苏区、陕甘宁、西柏坡时期比较研究》
陆海娜:《人权文明的中国新形态:历史文化底蕴、本质内涵与时代使命》
彭雅丽:《深化量刑指导意见改革基本问题实证研究》
石佳友:《民法典与中华法治文明的发展》
万勇:《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法律保护的中国方案》
王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法典中的创造性转化》
尤陈俊:《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中的现代借鉴因素及其创造性转化》
余履雪:《中国传统孝文化之法律实践——基于立法和司法的观察》
喻文光:《数字文明时代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法治国研究》
朱腾:《信息沟通视角下的中国中古法律制度研究》
未来,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还将发布研究院(院外)课题申报工作,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