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腾

浙江舟山人

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

教育背景

2017.9-2018.9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1.8-2013.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

2008.10-2009.4 日本名古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2007.9-2010.6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博士

2004.9-2007.7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硕士

2000.9-2004.7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研究领域

中国法律史

社会兼职

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制史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法律史学会道家法家与法律文化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律史学会儒学与法律文化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律史学会法律古籍整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海外中国法研究译丛”总主编

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亚洲研究》国际审稿专家

“青蓝文库”编委

《法律史评论》编委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编委

荣誉奖励

第一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论文奖”一等奖

厦门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第四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读史读经典“十佳研读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6年度人才培养贡献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7年度青年科研优秀奖

第二届“中国法律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2017-2018学年“优秀班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8年度学生工作贡献奖

第六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优秀课程

第八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三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

北京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A组综合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佳现场展示奖、最佳教学反思奖

中国人民大学2020-2021学年“优秀班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2020-2021学年“十佳班主任”

北京市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年度教学先进个人奖

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教研工作室负责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3年度教学先进个人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3年度学科建设先进个人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3年度优秀班主任

代表性成果

【著作类】

1、《六合为家:简牍所见秦县治理研究》(独著),中西书局2023年版;

2、《早期中国礼的演变:以春秋三传为中心》(独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3、《国家形态·思想·制度——先秦秦汉法律史的若干问题研究》(合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渗入皇帝政治的经典之学:汉代儒家法思想的形态与实践》(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美]桂思卓:《从编年史到经典——董仲舒的春秋诠释学》(独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思想家治国之道》(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论文类】

(一)学术论文

1、《法律儒家化:关于反思之反思》,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2、《“律令法说”之再思:以秦汉律令为视点》,载《法律科学》2022年第3期;

3、《走出中国法律史学“危机”论——从缺乏共享平台的学科间的对话说起》,载《中国法律评论》2022年第1期;

4、《唐以前盗罪之变迁研究》,载《法学研究》202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22年第6期全文转载);

5、《从君主命令到令、律之别——先秦法律形式变迁史纲》,载《清华法学》2020年第2期(全文以“律令形成史——先秦法律形式之变迁”为题,收入杨一凡、陈灵海主编:《重述中国法律史》(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13-165页);

6、《秦法治观再考——以秦简所见两种吏道文本为基础》,载《政法论坛》2018年第6期;

7、《职位、文书与国家:秦官僚制中的史官研究》,载《现代法学》2018年第2期;

8、《秦县中的史类吏员研究》,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1期“学术卡片”摘录);

9、《简牍所见秦县少吏研究》,载《中国法学》2017年第4期;

10、《秦汉时代律令的传播》,载《法学评论》201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1、《论法家的“势”中心说及其实践》,载《人大法律评论》(总第22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2、《也论先秦时代的司寇》,载《法学家》2015年第2期;

13、《原则化与规则化——<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所见周礼之实质化的两种路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又收入张中秋主编:《道与法:中国传统法哲学新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9-66页);

14、《儒家经解与儒家历史观的圆融——以<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及春秋三传为中心》,载《史学月刊》2013年第12期(收入张中秋主编:《道与法:中国传统法哲学新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7-90页);

15、《略论汉代皇权观的儒学化——以汉代德主刑辅思想演进的政治背景为切入点》,载《北方法学》2013年第4期;

16、《为礼所缚的汉代皇权——有关礼之规范功能的一个考察》,载《现代法学》201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1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7、《清末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研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开放的思想史——评艾尔曼之<经学、政治与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第5期;

19、《观念•经典•诠释:论汉代天人合一法思想的三个层面》,载《民间法》(第十一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略论秦汉时代的律令断罪》,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1期;

21、《渗入汉代郡县法秩序的儒术——以官方行为为中心的考察》,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秋季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2、《再论两汉经义折狱——以儒家经典与律令的关系为中心》,载《清华法学》2011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

23、《<春秋公羊传>之规范性命题论考》,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5期;

24、《论战国时期法思想中的道家形象》,载《东西方思想》(韩国)2009年第8期;

25、《论汉代“春秋决狱”中的法律思维及其影响》,载《诉讼法学研究》(第十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26、《先秦道家法律思想流派略论》,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7、《荀子礼治思想的重新审视》(合著),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二)译文

1、[日]高村武幸:《秦汉地方行政中的决策过程》,载周东平、朱腾主编:《法律史译评》(第四卷),中西书局2017年版;

2、[日]广濑薰雄:《秦令考》,收入杨一凡、朱腾主编:《历代令考》(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日]渡边英幸:《秦汉交替时期民、夷之归属及编成》,载周东平、朱腾主编:《法律史译评》(20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日]阿部幸信:《汉初的诸侯王与礼、法》,载周东平、朱腾主编:《法律史译评》(20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美]顾立雅:《周朝的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载[美]孔杰荣、爱德华、陈张富美编:《中国法律传统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日]土口史记:《战国、秦代的县——以县廷与“官”之关系为中心》,载周东平、朱腾主编:《法律史译评》(201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日]佐藤达郎:《汉六朝时期的地方性教令》,载周东平、朱腾主编:《法律史译评》(201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日]冨谷至:《笞杖的变迁——从汉的督笞至唐的笞杖刑》, 载周东平、朱腾编:《法律史译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日]鹰取祐司:《秦汉时代的刑罚与爵制性身分序列”》,载周东平、朱腾编:《法律史译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日]冨谷至:《通往晋泰始律令之路(I):秦汉的律与令》, 载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编:《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再次收入于杨一凡、朱腾主编:《历代令考》(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1、[日]冨谷至:《通往晋泰始律令之路(II):魏晋的律与令》, 载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编:《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再次收入于杨一凡、朱腾主编:《历代令考》(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2、[美]陈美凤:《从妾到妻:国民党民法之婚礼要求的未予后果》,载黄宗智、尤陈俊主编:《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三)报纸小品文

1、《法家为秦汉时代的法律世界贡献了什么》,载《光明日报》2022年3月19日,第11版;

2、《中国法律史学学科意义之再思》,载《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5日,第14版;

3、《作为思想的近代中国——评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第11版;

4、《一个守灵者的背影——记杨鸿烈及其<中国法律思想史>》,载《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3日,第15版;

5、《罗马法的现代徽章——记黄右昌公及其著作<罗马法与现代>》,载《法制日报》2007年10月21日,第15版。

(四)集体成果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料研读班:《岳麓书院藏秦律令简集注(四)》,载邬文玲、戴卫红主编:《简帛研究》(2022秋冬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料研读班:《岳麓书院藏秦律令简集注(三)》,载邬文玲、戴卫红主编:《简帛研究》(2022春夏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料研读班:《岳麓书院藏秦律令简集注(二)》,载邬文玲、戴卫红主编:《简帛研究》(2021秋冬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料研读班:《岳麓书院藏秦律令简集注(一)》,载邬文玲、戴卫红主编:《简帛研究》(2021春夏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编著类】

1、《历代令考》,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海外中国法研究译丛”七卷,《从编年史到经典——董仲舒的春秋诠释学》《宋代的法律与秩序》《中国法律形象的一面——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法》《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传统中国法的精神》《中国法律传统论文集》《亚洲法的多元性构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2012/2013/2015/2017年版;

3、《法律史译评》(第一至十一卷),分别出版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2015年、中西书局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年;

4、《原法》(第三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教材与教改论文类】

1、《“中国法律史”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片思》,载范九利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44卷),法律出版社2024年版。

2、《中国法律史案例百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参编;

3、《中国法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参编;

4、《中国法律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参编;

5、《新编中国法律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参编;

代表性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简牍所见秦县治理研究”,2017年立项,项目编号为17CFX006,已结项;

2、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年度面上资助项目“近出简牍所见秦汉法制史料研究”,2015年立项,项目编号为15XNB002,已结项;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春秋三传与早期中国的礼法变革研究”,2012年立项,项目编号为12CFX013,已结项。

其它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邮 编:100872

电子邮箱:zhuteng_law@126.com